攻堅克難 砥礪奮進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黃河大道工程(一期)三標段 張魯冬
黃河大道工程是濟南市“北起”城市發展新格局的重要戰略部署,建成后將是起步區重要的貫通性快速通道,也是加強南北聯系的重要走廊。該工程規模大,工期短,地下水位高,土方開挖量大、環保揚塵要求標準高,鋼筋混凝土調配需求量大,對施工組織、工程整體駕馭能力考驗極高。作為集團一號工程,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其中四工區長度438米,地道結構7節,總混凝土方量7萬余立方。集團項目部始終把保質保量完成目標節點作為重要任務,施工期間為追趕節點計劃,保障工序施工時間、施工質量及安全,戰高溫,斗酷暑,流水戰,抓重點,解決了施工標準高、地上干擾因素多、施工場地狹小、工序交叉等困難,以敢打必勝的決心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張魯冬,1988年3月出生,本科學歷,安全工程師、二級建造師。2012年9月加入到濟南城建集團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現任黃河大道項目四工區主管施工測量員,負責現場施工管理工作。
時光悄然飛逝,這已是張魯冬來到公司的第9個年頭,他從20多歲的懵懂青年學生變成了敢于擔當、沉穩干練的城建鐵軍“老員工”。九年中,他先后參加了引水補源、鳳凰路、梁山濱河大道、濟南市馬鞍山路、濟南市海綿城市建設興濟河流域建設工程、順河高架南延二期、鳳鳴路、順河快速路南延、威海市海濱南路-上海路環島改建工程、煙臺揚帆廣場工程等十幾個重點項目施工。在項目中,他不斷歷練,不斷成長;在工作中,他敢于擔當,勇于挑戰。城建鐵軍精神不斷激勵著他,攻堅克難,砥礪前行。黃河大道工程開工以來,艱巨的施工任務、諸多的挑戰與困難像一座座大山擺在了面前,面對如此情景,張魯冬無所畏懼,與項目部戰友并肩作戰,迎難而上,直面挑戰,攻克了道道難關,立足本職崗位,推進工程項目有序進展。
7:00 張魯冬就已經來到了施工現場,召集施工隊伍各班組進行一天的工作安排,對安全、質量、施工方法等提出要求并做好交底工作。
7:20 安排好各項工作,他便開始了包括路面清掃、溝槽維護、擋水墻砌筑、溝槽邊坡穩定、夜間回填質量等現場檢查,隨后將檢查出的問題進行匯總并第一時間通知隊伍立即整改。
8:00 與現場測量員劉方舟、機械司機進行交談。他交代要嚴格按照規范、圖紙要求進行溝槽放坡,放坡系數按照不小于1:1控制,做好土方開挖、樁頭破除的銜接工作。由于管線交叉施工風險大,他特別要求機械司機,思想上不能放松,精神上要時刻保持高度集中狀態。
8:40 他來到結構頂板,給施工測量員劉濤、丁可為交底并安排做好二次結構模板拆裝吊運作業監督。安全無小事,從工人高處作業到臨時用電設備,從檢查吊裝帶破損更換情況到工人的安全帽、安全帶的佩戴情況,事無巨細,每一項他都一一進行仔細檢查,消除安全隱患,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
9:15 來到軌道結構內部檢查模板及架體拆除情況。他察看模板拆除后的墻體及頂板的質量情況,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做好記錄、分析。
10:10 他返回到第五節頂板找到結構隊伍負責人,指出所發現的問題并一起探討修整措施,還特別強調了,要嚴格按照集團要求對結構細微裂縫的處理,同時要求隊伍加快結構內部垃圾清理工作,以便下一步工序的順利進行。
10:25 接到現場施工測量員劉濤通知,第四節電力溝鋼筋綁扎施工完成,并已自檢完畢,擬申請監理驗收。身為現場施工負責人,他要把好監理驗收前的最后一關。接到電話后,他第一時間前往現場。他一直強調,身為現場管理人員要卷尺不離手,隨時掌握第一手施工動態。他通過檢查和卷尺測量,確定電力溝鋼筋間距、錨固要求、墻體鋼筋排距等符合設計規范要求后,及時聯系并陪同監理驗收第四節電力溝鋼筋。有時也會發現一些施工員自檢時沒有查出的小問題,他會及時指出,并嚴格要求整改,嚴把安全質量關,創精品工程一直是他對自己的要求。
“四工區始終堅持“質量安全雙第一”,在施工過程中積極創新。例如,采用工字型筋保證了鋼筋排距符合標準;在主體結構頂板施工中,為保證平整度及施工效果,將“激光整平機”“DAY1收光增效劑”等先進的設備和材料應用到施工中。
中午回到項目部。項目部設置的黨建文化長廊,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全方位展示了黨的歷史、黨的建設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等內容。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深刻的知曉,黨員就是一面閃閃發光的旗幟,立足崗位就是立足職責,崗位就是責任,在工作中更應帶好頭,當先鋒,做表率。
13:30 現場施工隊長急促的電話打斷了他短暫的休息,得知是工地施工中遇到較為棘手的難題。他仔細詢問了具體位置和情況,立即聯系施工隊長,在第一時間趕到施工現場。
第一時間解決工地出現的問題,保證施工進度順利推進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到場后經過檢查,發現是由于溝槽開挖導致原自來水管線固定不牢。根據這一情況,他第一時間給出應急預案:暫時保留六米的富余空間,聯系架管隊伍抓緊固定,自卸吊上部拖住,下部托架托穩,同時聯系支撐加固隊伍抓緊準備材料。突發情況下依然能夠有條不紊的安排妥當,并對隊伍進行全面的施工交底,叮囑注意自身安全,在確保無任何安全隱患的情況下進行下一步工序。
14:30 在處理好西側電力溝挖槽的問題后,他又返回結構頂板,此時第四節頂板正在回填路床土。他叮囑挖機司機盡快整平,過程中要把大土塊挑出來,放在中間綠化帶統一打碎,同時聯系隊伍通過旋耕犁進行翻拌、晾曬。他叮囑施工測量員要嚴格控制好回填素土的高程,測好分層厚度,控制好坡度,并要求挖掘機整平后再碾壓,橫坡宜按1%進行整平,在方便下一步工序的同時,也能夠利于雨期排水。
在道路兩側肥槽回填與防水施工交叉作業中,他重點關注施工縫處及頂板邊角處的防水施工質量,盡快做好防水陽角保護,保證防水邊角不受破壞、施工縫處貼縫緊密,保證施工質量,避免進行返修。
15:10 來到西側電力溝與五工區接頭的位置,與施工測量員劉濤就電力溝槽開挖問題進行了交談,因為自來水管線橫穿導致溝槽開挖難度較大,他特別囑咐施工員要緊盯現場,把施工的方法和順序一一作了安排。
施工員劉濤是他的徒弟,和剛來集團時的他一樣,有很多問題還無從下手,那時候的他遇到了很多悉心教導他的同事、領導。正是在老員工的幫助下,自己才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現場施工負責人。劉濤說:“師傅這個人踏實,質樸,干工作一絲不茍,勤勤懇懇,是一個表面嚴肅、內心可愛的暖心哥哥!在工作和生活中對我悉心教導,常要求我工作要有思路,多學技術,要有計劃性和條理性,在工作中不要怕困難,要善于溝通,同時師傅是一個很正能量的人,經常找我聊天,向我講述自己曾經的一些經歷,以此來勉勵我,總是讓我能量滿滿,使我迅速的成長了起來?!弊鳛檫^來人的張魯冬,更能理解年輕同事們入職后的迷茫、懵懂,努力將自己的經驗和心得分享給徒弟和其他年輕同事,細心指導、認真答疑,這正是“導師帶徒”的意義所在。
16:00 天空開始轉陰,隨時有降雨的可能。張魯冬立即做出應對方案,馬上召集各施工隊伍隊長,下達關于降雨防汛的工作安排。聯系項目部材料員安排吊車,將提前準備好的塑料布和防汛沙袋運至現場,安排各隊長按需領取防汛物資,對基坑回填素土進行覆蓋。他監督檢查覆蓋嚴密性,最大限度減少雨水對回填土的直接侵入。當一切防汛工作完成后下起了中雨,由于防汛措施及時到位,第二天的工作才得以順利進行。
吃過完飯,張魯冬對白天的工作進行了總結梳理,針對未完成的工序列出夜間工作計劃。19:00來到施工現場,與夜班施工人員進行現場交接,特別強調了夜間施工的工作重點,叮囑現場施工負責人對電力溝槽做好高程復測并檢查防汛沙袋擺放情況。
20:00 他從工地回到了項目部辦公室,在短暫的休息后打開圖紙,對電力溝通風井以及即將施工的交叉管線做計劃安排,為下一步的施工做好提前策劃。
生活需要儀式感!很多人喜歡將工作和生活分隔,而他喜歡把工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在工作中發現生活的美好,在生活中發現工作的快樂!項目部對他來說就是一個溫暖的家。
夏季的烈日與高溫考驗著他,皮膚被曬得黝黑,衣服也總是干濕交替,但他始終懷著激情與夢想奔跑在工地的各個角落,他說:“我們能為自己心愛的工作貢獻出全部的精力和所學付出,干什么都是值得的”。
這只是張魯冬作為城建人日日夜夜中最普通的一天。雖然一天的工作很忙也很累,但看著一天的工作一項項的完成,他感到非常的幸福與自豪。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因為熱愛,所以執著,在他的心中,對技術和管理水平的追求永不止步,對市政工程建設的高標準嚴要求永無止境。
他以干一行愛一行的飽滿熱情投入到事業中。他雖沒有什么豪言壯志,但他相信,只要堅定信念,不忘初心,踏實工作,不斷提升自己,默默無私奉獻,定能在濟南城建這方熱土上實現自我價值!